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技术很成熟 用户体验差:多屏互动有点难

发布时间:2013-12-11 文章来源:通信产业报

    目前,手机厂商在发布新品时,都会通过演示多屏互动的技术,将产品操作的效果更为直观地表现在大屏幕——电视、电脑,或者其他设备上。只要设备使用了满足多屏互动协议的芯片,同时安装满足相应功能的软件,用户就能实现共享图片、视频和文本等基础功能。以当前产品的性能和应用环境,消费者可以在毫无“割裂感”的状态下随意切换设备共享资源。

    然而目前,内容服务商开始提供复杂的音视频资源服务,并将实现相应功能的“盒子”安装在互动的产品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屏互动出现了问题。“蹩脚的用户体验,成为多屏互动发展的掣肘。”中科创达总监王旭表示。

    互动协议铺路

    实现多屏互动的功能,离不开通信协议不断完善。

    为实现个人电脑、消费电器和移动设备在内的终端产品间协同互联,完成数字媒体与内容服务摆脱空间的限制共享资源,索尼、英特尔和微软共同成立了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该联盟280多家成员企业按照相同的协议和技术规范,在不同屏幕中体验媒体资源。“最初,多屏互动以图片和视频等文件资源为主。”某业内人士表示。

    发展初期,众多厂商推出了具备多屏互动的产品,不过很多产品都是在封闭的系统实现互动功能,发射端与接收端必须使用同一家厂商的产品才能得以实现。为更好地推动该功能的发展,不久后,中国移动建立了开放标准WiMo。用户在手机上安装相应软件,通过接收器即可实现互动需求,增加了用户体验的便携性。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