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广播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18-12-07 文章来源:收视中国
  前言:文化类节目无疑是近几年来各大媒体的“宠儿”。与那些娱乐节目不同,这一类型节目往往拥有一定的文化内核,是以文学、艺术、历史、科学等文化形式为背景,以传承传统文化、增强艺术修养、解析历史事实、普及科学知识等为内容,有内涵、有品位,以文化传播为宗旨的一类节目类型。
 
  纵观中国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规律:前几年,从选秀类、竞技类到真人秀,无疑都是引进或借鉴外国的节目策划方案,稍加改进包装后进入大众视线。明星IP强大的吸引力与号召力,加之传统媒体体量与资源的优势,使得电视台与广播电台通过收获广告费的方式赚的盆满钵满。然而近年来,大众审美趋势日益多元化,娱乐至死的现象引发了媒体研究者的反思,节目的未来何去何从,始终是充满争议的话题。加之网络媒体、自媒体冲击着传统媒体的传播力,文化类节目应运而生,出人意料地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并与娱乐节目“退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选取近年来优秀的文化类节目进行归类分析,以期对该类型节目的发展脉络和如何适应新时代广大受众的审美趣味加以梳理。
 
  其实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文化类节目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一直为业界所诟病。益智问答类节目如《幸运52》《开心辞典》火爆荧屏后,一批形式大同小异的作品蜂拥而至;当《百家讲坛》红极一时,类似模式的讲座类节目又纷纷抢滩市场……相同类型题材节目的扎堆播出,不仅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也让创作陷入思维窄巷,最主要的是,这些文化类节目依然没有找到适应当下的传播模式,不免依然显得高高在上。令人欣喜的是,这一问题在近两年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文化类节目在题材样式的拓展、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传播渠道的多样等方面均实现突破。这些改善并不仅仅体现在电视媒体上,广播文化类节目也在不断发展。
 
  一、题材样式的拓展
 
  2017年是文化类节目井喷的一年:以央视为代表,年初即接连上演的《中国诗词大会2》《朗读者》,年尾又推出形式独创的《国家宝藏》,无论话题度还是收视率,可谓火爆全国。湖南卫视推出了《百心百匠》,浙江卫视奉献了《向上吧!诗词》《汉字风云会》,江苏卫视也有《阅读·阅美》。即使到了年末,各大平台跨年晚会也大打文化牌,为一整年的人文热完美收官。虽然大批文化类节目的出现弥补了电视荧屏不断缺失的文化属性,但大量同质化节目却也使得这一类型节目广受诟病。文化类节目需要挖掘更广泛的题材类型和更多元的创意思路。
 
  1、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综艺频道《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是央视推出的一个文博探索类文化节目,联合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每一个博物馆拿出三件馆藏精品,由不同的明星“国宝守护人”进行推介,最终由观众投票选出一件藏品,在故宫600年之际举办的一次以《国家宝藏》为题的盛大特展中展出。这档节目不仅令人耳目一新,也让文化类节目在诗词、阅读之外有了更多的可能。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