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回望2017年中国电影:550亿之上的荣光与忧思(4)

发布时间:2018-01-12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另外一个例证是,以往在电影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好莱坞大片,在口碑不佳的情况下票房后劲也远比不上前作或者此前的同类型作品,如《变形金刚5》《新木乃伊》《加勒比海盗5》。反之,去年有不少非好莱坞制作的中小成本进口片,因为出众的口碑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票房佳绩。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豆瓣评分9.1分,揽下12亿元票房;西班牙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豆瓣评分8.7分,票房过亿;泰国电影《天才枪手》豆瓣评分8.3分,也取得了近3亿元的高票房。口碑对观众的观影决策越来越重要,说明观众越来越理性,优秀作品的生存空间也将越来越大,中国电影市场不再是“人傻钱多”。
 
  严重依赖“头部作品”,总体质量有待提升
 
  整体上来看,2017年的电影市场更趋成熟和理智。欣喜之余,我们也不应忽视仍然存在的缺陷。550亿元的总票房虽然足够亮眼,但国产电影表现冷热反差极大的现象非常突出,2017年有超过500部电影上映,国产片比重超过90%,但票房占比却仅过半。如果将《战狼2》扣除,其他国产片的票房占比数据将创近年来最低。
 
  国产电影严重依赖于一些“头部作品”,单单《战狼2》《羞羞的铁拳》《西游降魔篇》《芳华》4部电影就拿走了去年国产电影票房30%的份额。“几家欢乐大家愁”,少数电影超高票房的背后,是诸多默默无闻“扑街”的电影,像《故乡面·参花情》《嘻哈英熊》《我的舞林江湖》等国产片的票房只有几千元,甚至是几百元。
 
  如果只是少数电影“撑的撑死”加少数电影“饿的饿死”,那么证明市场是成熟的,收支平衡或者略有盈余的电影还是占据主流的,也说明多数影片质量是在水平线上的。但当下国内电影市场的格局却是少数电影“撑死”,绝大多数电影“饿死”,说明电影市场仍不够成熟,商业类型片依旧欠缺,电影工业化水准仍有待提高,电影的总体质量还有往上提升的空间。
 
  无论如何,2017年电影市场的走势还是让人怀抱信心和期待的。当电影市场逐渐摆脱数年前烂片赚钱的混乱时代,而进入到一个质量为王的竞争局面时,将倒逼电影工业的转型升级。当好电影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我们才真正有足够的底气说,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入了电影强国,中国电影也才能真正迎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