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视的“新思维”到底体现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3-11-20 文章来源:广电视界
11月16日,“全链赋能 聚势前行”山东卫视新思维分享会在厦门举行。近两年,山东卫视一直积极探索频道改革、转型发展,那么,山东卫视的“新思维”到底体现在哪里?又有哪些新变化?在这场分享会上都能找到答案。
硬核文化IP内容出彩
分享会开场,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兼电视卫星频道总监王忠从全维度内容布局、全媒体立体传播、全链条服务运营三个方面介绍了山东卫视近两年转型发展的“成绩单”。
山东卫视聚焦文化综艺类节目、纪录片(文化纪实节目)、大型文艺晚会、短视频文化节目四条节目生产线,坚持“内容为王”,稳定输出文化底蕴深厚、形式新颖、口碑上佳的高质量作品。持续发力文化“两创”,打造了《黄河文化大会》《戏宇宙》《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行进中国黄河篇》《超级语文课》等广受好评的节目,构建起文化综艺IP矩阵。精心制作《长山列岛》《大泰山》《大河之洲》《我站立的地方》《村村有好戏》等一系列高品质纪录片,斩获诸多奖项。同时,探索形成了以小屏反哺大屏的内容生产机制,创新性地打出“微综+节目”的组合拳,大小屏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新媒体运营方面,则以“山东卫视”本身作为IP来打造,“山东卫视高端局”频频登上热搜。通过高品质的内容产品和00后小编们的创新运营,粉丝粘性不断增强,山东卫视被网友赐予“东子”的昵称,顺势打造出一个厚道山东人的互联网“人设”。
此外,电视剧编排延续温暖现实主义的路线,更加注重青春化、年轻态的选择,播出《三体》《平凡之路》《白色城堡》《追光的日子》等“长在年轻人心坎上”的剧集,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引发年轻受众的共鸣。
全链条服务运营推陈出新
近两年,山东卫视倾力打造全媒体全链条服务运营平台,与合作品牌开启内容共创模式,并提供从策划创意、视频制作、活动执行到融媒宣传等环节的全链条服务。
为全面提升内容创作能力和全链条综合服务能力,山东卫视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全面重构,大胆启用年轻人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内容生产运营团队,包括3个创意视频工作室、3个中长视频团队、3个短视频工作室。这9支团队人数占频道总人数的39%,90后占比超过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