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诗词大江红遍——《中国诗词大会》形态分析(6)

发布时间:2017-02-10 文章来源:中广互联
 
  题目选择要体现出阶梯难度。目前难度系数似乎不够高,或者尚拉不开距离。形成一个选手长时间答题,造成节目进程较为缓慢。目前“飞花令”、“攻守”擂台具有对抗性,也更能体现选手的诗词素养。
 
  专家需要新鲜面孔。目前四位专家非常符合和胜任点评位置。但是这四位专家具有趋同性,知识体系和表达方式较为一致,角色分工不够明确。从节目传播话题感和效果来看,需要组合更丰富的专家结构。比如音律方面、哲学方面、社会学方面,甚至传播学、教育学方面的专家。从不同角度诠释诗歌魅力和传播多元信息。对于新鲜面孔要有开放性和海纳百川的文化态度。我一直在想,要是台湾学者蒋勋坐在专家席会是什么效果。
 
  新媒体介入要符合新媒体的规律性。这是一个融媒时代,融媒思维给现代电视节目提供了开阔的空间。选手的来源、推介、幕后等会形成庞大的内容体系。诗词之外的成长更具有关注度和话题点。选手、诗词和评判也可以采取众筹的原理,将《诗词大会》做成无域无界的大会。百人团也许就成了百家团、百校团。我是通过央视网络看的直播,网络直播做成了TV版的直播,似乎没有网络直播的开放度、活跃度和真实感。网络直播与传统电视直播无二区别,失去了网络直播的意义,这一点非常值得反思和改进。
 
(中广互联特约作者、影评人,坤虫)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