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政务新媒体“音频化”时代来了?(5)

发布时间:2019-09-26 文章来源:网络传播杂志
 
  在听的时候,由于缺少视觉刺激,更需要内容有趣味性、知识性,因此突出政务内容中的知识点,更适合传播。
 
  比如“市场监管之声”“山东畜牧”告诉网民如何科学选购食品、避免消费陷阱;“检察日报”“平安青岛”“胶州检察”“南方法治报”“奉贤公安”都根据真实案件向网民普法等等。
 
  结合平台的特点,还包括善用不同的声音演绎形式,比如“中国禁毒网”“市场监管之声”都采用广播剧的方式来演绎缉毒故事、反传销故事,收听量都在几十至几百万。
 
  也许有人觉得,音频需要专人制作,门槛有点高。其实专业领域内的政务内容,更适合专业人士“讲”出来,而非主播“读”出来。
 
  比如“健康上海”让知名医生讲述健康知识,“佛山税务局”“宜昌市税务局第一分局”启用税务人员向网民科普不同项目如何执行“减税降费”,“品牌江湖”(中华商标杂志社、北京商标品牌创新示范区)让工商人员讲品牌故事……专业从业人员的讲述,比主播的朗读更令人信服。
 
  2用作品的要求包装节目
 
  在喜马拉雅,每个政务机构的账号简称“电台”,每档栏目称为“专辑”,每条音频都会归属于一个“专辑”。
 
  从专业的角度看,每条音频都建议加上前后口播,以说明节目的宗旨、制作方,并为内容增添合适的背景音乐;
 
  在节目的介绍里,建议加入文字、图片介绍,以使节目更完整;
 
  在优化整体品牌形象上,建议为同一政务账号下的多个专辑,设计统一、连贯的专辑封面……比如“青岛文旅频道”陆续发布了“听说青岛”“声音地图”“嗨皮青岛”“吃哈在青岛”“夜宿青岛”“旅游新资讯”等专辑,从专辑设置、名称、封面设计、选题、音频录制等方面看,制作精美,风格统一,品牌性极强。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