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选秀十年:从电视到互联网 用数据造星(4)

发布时间:2013-11-13 文章来源:商业价值

    网络改变了所有人的社交习惯,只是新技术给人们提供着不同的社交平台。2012年第一届《中国好声音》开播,也巧遇新浪微博最活跃的年份,新浪微博在每一个周五的晚上都会被《中国好声音》的讨论和实时互动刷屏,在播出仅仅两期之后,《中国好声音》在新浪微博上的网络覆盖量已经超2亿条,而节目甚至将微博上热议的话题反馈到荧屏,推出衍生节目《酷我真声音》。

    而到了今年技术又轮转成为社交应用的年份,东方卫视在2012年7月推出“哇啦”,用户可以分享东方卫视全部节目视频截图、参与节目线上线下互动、与周围用户讨论,而今年《中国梦之声》为“哇啦”带来40%的用户增量,而现在“哇啦”已经有200万注册用户。湖南卫视也紧随其后推出同类型的卫视社交应用“呼啦”。

    被技术改变的“参与”

    手机投票曾经让观众真正成为比赛结果的决定者。2005年,中国手机持有量达3.5亿部,也使“超级女声”这一场“全民狂欢”成为可能。

    那一年里,上海“掌上灵通”被天娱传媒和湖南卫视选中,成为“超级女声”短信互动环节的增值服务代理商。在一位“玉米”的回忆里,“2005年总决赛的那天晚上,我几乎把家人所有的手机都用过一次,每个手机号都投够限定的15票”。那个夏天,在北京中关村广场,上海来福士广场、百盛购物中心,总会有粉丝自发组成的“拉票团”当街游说路人投票。

    总决赛那一夜,李宇春得到352万的短信投票,前3强总共获得约900万选票,但随后又有湖南台的工作人员常宽公开透露,“李宇春应该有700多万选票,但因为短信平台阻塞,最后只剩下352万”。在随后的数据统计中,2005年“超级女声”获得了约3000万元的短信收入。

    “超级女声”也在当时被许多人看做是SP的胜利。而处于高峰期的电信短信业务也促成了短信与电视之间互动的时代。

〖 浏览次数: